汤传杰油画作品欣赏

从写实到表现——汤传杰油画风格的演变(节录)·王镛


汤传杰的油画风格经历着从写实主义到表现主义的演变。这种从写实到表现的演变,恰恰与当代中国油画发展的一种大趋势同步,也是当代中国画家渴望脱离传统束缚、自由表现个性的一种自觉追求和选择,因此对汤传杰油画的个案研究,具有一定的普泛意义和学术价值。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西方现代艺术思潮大量涌入,冲击着中国画坛的写实主义传统。1985年他参与创办了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主办的《中国美术报》。在《中国美术报》社工作的年代(1985—1989),汤传杰的艺术观念和油画风格都逐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回顾这段经历时说:“《中国美术报》使我的艺术观念逐渐发生变化,可以说是一个转折点。我开始注意强调艺术的主观意识。”他一再申明:“从描摹到表现,从具体到抽象,我苦苦地追求与探索。”“我将继续追求自己内心的东西并自由地表现自我。”
汤传杰作为一名曾受过学院派正规训练的中年画家,他已经熟悉了写实主义绘画传统的图式,形成了以逼真描摹对象为旨趣的审美心理定势。骤然间面对反叛学院派写实主义传统的形形色色的西方现代艺术流派,他难免既感到新奇、激动,又感到犹豫、困惑,对某些流派自发地亲和,对某些流派本能地拒斥。他不像少数偏执地守旧老人那样把西方现代艺术一律视若洪水猛兽,也不像众多激进地新潮青年那样大胆而盲目地模仿西方现代艺术的一切形式,而是以成熟的中年画家特有的明智、稳重和矜持,凭借自己积年素养和爱好,审慎地选择最合适于自己个性的风格。汤传杰对色彩异常敏感和迷恋,他特别喜欢梵高那种强烈的色彩和豪放的笔触。他的人生信念始终乐观向上,而没有悲观消沉。他把艺术看作一块圣地,一方净土,一片蓝天,一座花园,在他的作品中只希望表现自己内心向往的美好、灿烂、轻松、欢快的东西,而不愿表现苦涩、灰暗、沉重、压抑的东西。他这种艺术观念令人联想起马蒂斯关于理想的艺术像一种镇定剂或一把舒适的安乐椅的说法,我们从他的油画中确实可以感受到一种审美的愉悦和精神的慰藉。总体看来,汤传杰油画的风格正处于从写实主义向表现主义演变的中途。多数作品写实主义因素仍占很大比重,但在他的不少以写实为主的油画中,已渗透明显的表现主义因素。例如:《自画像》、《蓝玫瑰?黄玫瑰》、《瓶花》、《寺外夕照》、《荒野金秋》等作品。《漫步秋林》那种类似印象派的光色。《红叶小溪》那种类似点彩派的色斑,也富于表现性的色彩。而他的《金色的交响》、《春?夏?秋?冬》等探索性作品,则纯属表现主义的色彩交响乐章。我特别欣赏他的《春?夏?秋?冬》。这四幅油画色彩单纯强烈,形象简洁明快,近乎半抽象,显然借鉴了中国传统绘画泼墨泼彩大写意的笔意,堪称中国式的表现主义风格。
可能画家的艺术个性原来就蕴含着狂热的表现主义的潜能,以前被写实主义的传统图式束缚得太紧,没有充分释放出来。因此我希望画家在自己的作品中进一步强化表现性的色彩,把表现的力度推向极致,自由释放出自己个性中内蕴的全部炽热的激情和创造的潜能,那也许会拓展出一片崭新的境界。

汤传杰,1943年出生于山东蓬莱,六十年代初毕业于北京艺术学院附中美术科,并在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学习,后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退休前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近现代研究室研究人员、油画家。
自1990年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第一次个人画展后,至今在国内外举办个人画展20余次,先后应邀出访我国港、澳、台地区以及马来西亚、加拿大、日本、挪威等国家举办画展、讲座,进行学术交流,国内外媒体予以评介,获得广泛好评。众多作品被国内外机构和私人收藏。入典《中国现代美术家人名大辞典》、《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世界名人录》等多部名人辞典。